天水市秦州区:粽香飘 “艾”意浓 端午经济“热”起来
天水市秦州区:粽香飘 “艾”意浓 端午经济“热”起来
天水市秦州区:粽香飘 “艾”意浓 端午经济“热”起来新甘肃(gānsù)·甘肃日报记者 马效军 洪文泉 郁婕 范海瑞 安东 石(shí)丹丹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wǎng)记者 王昱钧
又是群山含翠时,樱桃累累俏(qiào)枝头。
小满时节,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高质量发展调研组一行来到天水市秦州区(qū),这里盛产的(de)秦州大樱桃此刻正迎来集中(jízhōng)成熟期,一处处樱桃园内,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
果园里(lǐ),果农们正忙着采摘鲜果;地头上,电商从业者们将直播间搬到了樱桃树下,运输车辆来回(láihuí)穿梭,将一筐筐鲜果飞速送往(sòngwǎng)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果篮里。
在天(tiān)水,秦州大樱桃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天水花牛苹果的(de)(de)第二大品牌优质果品,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多年的深耕细作,已经让秦州樱桃产业走过种植规模(guīmó)快速扩张的第一步,迈出提质增效的第二步,开始踏入融合发展的第三步。
从天水果园到国际“篮筐”,秦州大樱桃华丽的“三步上篮(shànglán)”一气呵成(yīqìhēchéng)。
冷棚生产的秦州(qínzhōu)大樱桃上市。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一步:科技赋能(fùnéng),延长产销时间
“这是冷棚种植,五月初开始上市,比露天樱桃提前一个月供应市场。”在秦州区天水(tiānshuǐ)镇杨湾村的樱桃种植基地(jīdì),天水佳盛达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齐峰(wángqífēng)说。
何为冷棚种植?“不同于反季节作业(zuòyè)的日光温室,冷棚的保温效果(xiàoguǒ)会差一些,开春后(hòu)比露地樱桃树大概提前一个月开花结果。”王齐峰进一步解释。
那么,冷棚种植的(de)樱桃,是今年最早上市的秦州大樱桃吗?
“当然不是!”秦州区果业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闫小亚(yánxiǎoyà)告诉记者,每年一月,就有“空调”大棚的樱桃抢抓(qiǎngzhuā)“春节档”,实现(shíxiàn)了反季节上市。
生活在空调大棚的樱桃树身价(shēnjià)不菲,但玉泉镇烟铺村春节期间上市(shàngshì)的秦州大樱桃,就让果农们真真切切(zhēnzhēnqièqiè)地享受到了科技种植带来的“红利”。
相比反季节蔬菜,樱桃树的(de)反季节生产(shēngchǎn)技术(jìshù)难度和成本都很高。“8月(yuè)是天水最热的时段,反季节生产的樱桃树,就要依靠现代制冷降温技术进行降温,配合人工落叶,让樱桃树强行进入(qiángxíngjìnrù)休眠期;10月,室外气温下降,大棚内进行升温操作,樱桃树又被激活,让樱桃树在冬季开花结果。”闫小亚说。
如今(rújīn),天水的果园里,果农们控制“时间差”的水平令人叹服。而这背后,是他们长达三四十年的不断探索(tànsuǒ)实践。
天水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气候温润,雨量适中,光照(guāngzhào)充沛,是(shì)我国北方水果和蔬菜最佳生产基地之一。
当地林果业专业人士介绍,20世纪90年代,天水当地就引进了红灯、拉宾斯、宾库等樱桃品种(pǐnzhǒng)。遗憾的(de)是,当时只有露地栽植,品种相对单一,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六月份,产销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美味的秦州大樱桃宛如昙花,错过(cuòguò)六月,只能再等一年(yīnián)。
有了经验积累,果农(guǒnóng)们开始扩大樱桃栽植(zāizhí)面积,并花心思引进早熟或者晚熟品种,进而延长产销时间。
“但仅依靠品种改良,樱桃还是集中在(zài)六、七月份上市,产销时间延长(yáncháng)到了两个多月,效果相当有限。”闫小亚说。
再后来,现代化的设施农业技术开始普及,大棚里通过对温度的精准把控,实现了(le)樱桃(yīngtáo)梯次成熟上市,大棚樱桃与陆地(lùdì)樱桃互补时差,秦州大樱桃的产销时间已经延长到了七个月,价格也相对越来越亲民。
果农们(men)正在采摘樱桃。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二步:做强品牌(pǐnpái),拓展市场空间
樱桃,在我国北方地区多有栽植。秦州大樱桃(dàyīngtáo),何以脱颖而出?
翻开(fānkāi)秦州大樱桃的发展史,一幅幅天水群众翻地建棚、种树授粉、想尽办法创出一条农业(nóngyè)致富产业的画面映入眼帘:
1982年,秦州(qínzhōu)区从大连引进大樱桃苗木进行探索栽培。进入(jìnrù)21世纪,秦州区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kēxuélùnzhèng)的基础上,确定大樱桃为特色果品种植业之一,依托国家退耕还林项目扶持,开始集中(jízhōng)连片栽植大樱桃,开启了规模化发展大樱桃产业的热潮。
2002年5月,全国著名(zhùmíng)大樱桃育种专家王逢寿先生,来天水考察期间对秦州大樱桃作出如下评价:“没想到自己培育的10多个品种,在(zài)原产地(yuánchǎndì)表现好的,在天水表现更好;在原产地表现不好(bùhǎo)的,在天水表现也好。”
大片大片的樱桃(yīngtáo)园,如雨后春笋般成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当地引入多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建设樱桃基地(jīdì),示范引领秦州(qínzhōu)大樱桃产业上规模、上水平。
通过多年的精心培育,秦州(qínzhōu)(qínzhōu)区现已形成罗玉沟、秀金山、藉河沿线三大万亩以上大樱桃优势产业带。截至目前,仅(jǐn)秦州区大樱桃栽培面积就(jiù)稳定在10万亩,2024年总产量超过5万吨,总产值约12亿元。
40余年的发展(fāzhǎn),秦州樱桃产业的荣誉簿上(shàng)同样“硕果累累”:2013年,“秦州大樱桃”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17年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在2020年中国樱商大会推选出(chū)的“2020中国樱桃榜样百强榜”中,秦州大樱桃企业品牌(pǐnpái)占据4席。
先后荣获“中国十大(shídà)好吃樱桃”“2021年度中国最受市场欢迎的樱桃区域(qūyù)公用品牌20强(qiáng)”等殊荣。2023年入选“甘味”地方区域公用品牌,2024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秦州大樱桃这一(zhèyī)“甘味”品牌崛起的背后,是当地果农们(men)对樱桃品质的孜孜以求。
“曾经有一段时间,果蝇问题直接影响(yǐngxiǎng)了樱桃销量。在农技部门的指导下,果农(guǒnóng)们一个个地为樱桃套袋,不仅杜绝了果蝇危害,还提升了樱桃内在品质(pǐnzhì)及果面光洁度。”王齐峰说。
为了提高(tígāo)抗灾能力,秦州(qínzhōu)区为樱桃园穿上“防雹衣”,先后建成“防雹网”和“三防棚”5000余亩,最大限度将(jiāng)极端天气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网络主播在果园里线上销售樱桃。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yùjié) 摄
三步:放大(fàngdà)优势,延伸产业链条
午后时分,在天水镇杨湾村现代化农业示范区,村民王玮正忙着对大樱桃(dàyīngtáo)进行采摘分拣(fēnjiǎn)。
“家门口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hé)孩子,日子过得安稳。”王玮说,自己家住附近,早上照顾孩子吃完饭,骑上电动车(diàndòngchē)就(jiù)能到园区干活儿。
“我们的樱桃(yīngtáo)颗粒饱满,果肉肥厚多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kěyǐ)点击下方购物(gòuwù)链接下单……”分拣台旁,助农主播一边接单,一边安排身旁的助理和快递小哥装箱发货。
他们告诉记者,如今,直播带货已然成为(chéngwéi)果园里的(de)“标准配置”,每天卖个一二百斤樱桃也是基本操作。兰州、西安、成都、西宁等城市的消费者,甚至可以下单当日(dāngrì)就能品尝到新鲜采摘的秦州大樱桃。
樱桃上市,秦州区的京(jīng)东物流分拣中(zhōng)心里,每天从这里中转的樱桃有8000到10000件,占到了(le)每天中转快件量的近五分之一。甘肃京邦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天水分公司工作人员邸书娟告诉记者,随着露地秦州大樱桃的集中上市,预计货运量还会(háihuì)不断上升。
前不久,天水峻泽国际贸易有限公司1.84吨秦州大樱桃运抵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这是秦州大樱桃首次出口阿联酋。“互联网(hùliánwǎng)+”销售模式(móshì)和日益健全的(de)快递物流体系,破解了(le)樱桃不耐贮存、运输成本高等问题,让秦州大樱桃走进更远的市场。
规模化种植、市场化运作,产量(chǎnliàng)高、质量好、价格稳……面对稳定的市场份额,秦州区上下并没有选择固步(gùbù)坐守,而是早早谋划由(yóu)“传统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由“重规模”向“提品质”转变,进一步做强品牌(pǐnpái),扩大市场影响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有限的土地资源,决定了樱桃种植不可能无休止增加。秦州大樱桃产业的发展(fāzhǎn)规模必然有上限,所以我们(wǒmen)必须走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秦州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对此有着深刻(shēnkè)的认识。
站在新起点,秦州区为樱桃(yīngtáo)产业画下更大的蓝图:
一方面,按照“农头工尾”的发展(fāzhǎn)思路,在扩量、提质、延链、增效上下功夫(xiàgōngfū),支持企业开发樱桃(yīngtáo)酒、樱桃果脯等系列产品,使不同等次樱桃产品得到高值化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延伸产业链条。
另一方面,借鉴(jièjiàn)先进发展理念、模式和技术,进一步厚植优势、补强(bǔqiáng)短板(duǎnbǎn),依托樱桃产业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当地果农(guǒnóng)来到樱桃园里打工。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摄
新甘肃(gānsù)·甘肃日报记者 马效军 洪文泉 郁婕 范海瑞 安东 石(shí)丹丹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wǎng)记者 王昱钧
又是群山含翠时,樱桃累累俏(qiào)枝头。
小满时节,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高质量发展调研组一行来到天水市秦州区(qū),这里盛产的(de)秦州大樱桃此刻正迎来集中(jízhōng)成熟期,一处处樱桃园内,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
果园里(lǐ),果农们正忙着采摘鲜果;地头上,电商从业者们将直播间搬到了樱桃树下,运输车辆来回(láihuí)穿梭,将一筐筐鲜果飞速送往(sòngwǎng)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果篮里。
在天(tiān)水,秦州大樱桃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天水花牛苹果的(de)(de)第二大品牌优质果品,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多年的深耕细作,已经让秦州樱桃产业走过种植规模(guīmó)快速扩张的第一步,迈出提质增效的第二步,开始踏入融合发展的第三步。
从天水果园到国际“篮筐”,秦州大樱桃华丽的“三步上篮(shànglán)”一气呵成(yīqìhēchéng)。
冷棚生产的秦州(qínzhōu)大樱桃上市。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一步:科技赋能(fùnéng),延长产销时间
“这是冷棚种植,五月初开始上市,比露天樱桃提前一个月供应市场。”在秦州区天水(tiānshuǐ)镇杨湾村的樱桃种植基地(jīdì),天水佳盛达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齐峰(wángqífēng)说。
何为冷棚种植?“不同于反季节作业(zuòyè)的日光温室,冷棚的保温效果(xiàoguǒ)会差一些,开春后(hòu)比露地樱桃树大概提前一个月开花结果。”王齐峰进一步解释。
那么,冷棚种植的(de)樱桃,是今年最早上市的秦州大樱桃吗?
“当然不是!”秦州区果业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闫小亚(yánxiǎoyà)告诉记者,每年一月,就有“空调”大棚的樱桃抢抓(qiǎngzhuā)“春节档”,实现(shíxiàn)了反季节上市。
生活在空调大棚的樱桃树身价(shēnjià)不菲,但玉泉镇烟铺村春节期间上市(shàngshì)的秦州大樱桃,就让果农们真真切切(zhēnzhēnqièqiè)地享受到了科技种植带来的“红利”。
相比反季节蔬菜,樱桃树的(de)反季节生产(shēngchǎn)技术(jìshù)难度和成本都很高。“8月(yuè)是天水最热的时段,反季节生产的樱桃树,就要依靠现代制冷降温技术进行降温,配合人工落叶,让樱桃树强行进入(qiángxíngjìnrù)休眠期;10月,室外气温下降,大棚内进行升温操作,樱桃树又被激活,让樱桃树在冬季开花结果。”闫小亚说。
如今(rújīn),天水的果园里,果农们控制“时间差”的水平令人叹服。而这背后,是他们长达三四十年的不断探索(tànsuǒ)实践。
天水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气候温润,雨量适中,光照(guāngzhào)充沛,是(shì)我国北方水果和蔬菜最佳生产基地之一。
当地林果业专业人士介绍,20世纪90年代,天水当地就引进了红灯、拉宾斯、宾库等樱桃品种(pǐnzhǒng)。遗憾的(de)是,当时只有露地栽植,品种相对单一,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六月份,产销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美味的秦州大樱桃宛如昙花,错过(cuòguò)六月,只能再等一年(yīnián)。
有了经验积累,果农(guǒnóng)们开始扩大樱桃栽植(zāizhí)面积,并花心思引进早熟或者晚熟品种,进而延长产销时间。
“但仅依靠品种改良,樱桃还是集中在(zài)六、七月份上市,产销时间延长(yáncháng)到了两个多月,效果相当有限。”闫小亚说。
再后来,现代化的设施农业技术开始普及,大棚里通过对温度的精准把控,实现了(le)樱桃(yīngtáo)梯次成熟上市,大棚樱桃与陆地(lùdì)樱桃互补时差,秦州大樱桃的产销时间已经延长到了七个月,价格也相对越来越亲民。
果农们(men)正在采摘樱桃。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二步:做强品牌(pǐnpái),拓展市场空间
樱桃,在我国北方地区多有栽植。秦州大樱桃(dàyīngtáo),何以脱颖而出?
翻开(fānkāi)秦州大樱桃的发展史,一幅幅天水群众翻地建棚、种树授粉、想尽办法创出一条农业(nóngyè)致富产业的画面映入眼帘:
1982年,秦州(qínzhōu)区从大连引进大樱桃苗木进行探索栽培。进入(jìnrù)21世纪,秦州区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kēxuélùnzhèng)的基础上,确定大樱桃为特色果品种植业之一,依托国家退耕还林项目扶持,开始集中(jízhōng)连片栽植大樱桃,开启了规模化发展大樱桃产业的热潮。
2002年5月,全国著名(zhùmíng)大樱桃育种专家王逢寿先生,来天水考察期间对秦州大樱桃作出如下评价:“没想到自己培育的10多个品种,在(zài)原产地(yuánchǎndì)表现好的,在天水表现更好;在原产地表现不好(bùhǎo)的,在天水表现也好。”
大片大片的樱桃(yīngtáo)园,如雨后春笋般成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当地引入多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建设樱桃基地(jīdì),示范引领秦州(qínzhōu)大樱桃产业上规模、上水平。
通过多年的精心培育,秦州(qínzhōu)(qínzhōu)区现已形成罗玉沟、秀金山、藉河沿线三大万亩以上大樱桃优势产业带。截至目前,仅(jǐn)秦州区大樱桃栽培面积就(jiù)稳定在10万亩,2024年总产量超过5万吨,总产值约12亿元。
40余年的发展(fāzhǎn),秦州樱桃产业的荣誉簿上(shàng)同样“硕果累累”:2013年,“秦州大樱桃”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17年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在2020年中国樱商大会推选出(chū)的“2020中国樱桃榜样百强榜”中,秦州大樱桃企业品牌(pǐnpái)占据4席。
先后荣获“中国十大(shídà)好吃樱桃”“2021年度中国最受市场欢迎的樱桃区域(qūyù)公用品牌20强(qiáng)”等殊荣。2023年入选“甘味”地方区域公用品牌,2024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秦州大樱桃这一(zhèyī)“甘味”品牌崛起的背后,是当地果农们(men)对樱桃品质的孜孜以求。
“曾经有一段时间,果蝇问题直接影响(yǐngxiǎng)了樱桃销量。在农技部门的指导下,果农(guǒnóng)们一个个地为樱桃套袋,不仅杜绝了果蝇危害,还提升了樱桃内在品质(pǐnzhì)及果面光洁度。”王齐峰说。
为了提高(tígāo)抗灾能力,秦州(qínzhōu)区为樱桃园穿上“防雹衣”,先后建成“防雹网”和“三防棚”5000余亩,最大限度将(jiāng)极端天气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网络主播在果园里线上销售樱桃。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yùjié) 摄
三步:放大(fàngdà)优势,延伸产业链条
午后时分,在天水镇杨湾村现代化农业示范区,村民王玮正忙着对大樱桃(dàyīngtáo)进行采摘分拣(fēnjiǎn)。
“家门口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hé)孩子,日子过得安稳。”王玮说,自己家住附近,早上照顾孩子吃完饭,骑上电动车(diàndòngchē)就(jiù)能到园区干活儿。
“我们的樱桃(yīngtáo)颗粒饱满,果肉肥厚多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kěyǐ)点击下方购物(gòuwù)链接下单……”分拣台旁,助农主播一边接单,一边安排身旁的助理和快递小哥装箱发货。
他们告诉记者,如今,直播带货已然成为(chéngwéi)果园里的(de)“标准配置”,每天卖个一二百斤樱桃也是基本操作。兰州、西安、成都、西宁等城市的消费者,甚至可以下单当日(dāngrì)就能品尝到新鲜采摘的秦州大樱桃。
樱桃上市,秦州区的京(jīng)东物流分拣中(zhōng)心里,每天从这里中转的樱桃有8000到10000件,占到了(le)每天中转快件量的近五分之一。甘肃京邦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天水分公司工作人员邸书娟告诉记者,随着露地秦州大樱桃的集中上市,预计货运量还会(háihuì)不断上升。
前不久,天水峻泽国际贸易有限公司1.84吨秦州大樱桃运抵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这是秦州大樱桃首次出口阿联酋。“互联网(hùliánwǎng)+”销售模式(móshì)和日益健全的(de)快递物流体系,破解了(le)樱桃不耐贮存、运输成本高等问题,让秦州大樱桃走进更远的市场。
规模化种植、市场化运作,产量(chǎnliàng)高、质量好、价格稳……面对稳定的市场份额,秦州区上下并没有选择固步(gùbù)坐守,而是早早谋划由(yóu)“传统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由“重规模”向“提品质”转变,进一步做强品牌(pǐnpái),扩大市场影响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有限的土地资源,决定了樱桃种植不可能无休止增加。秦州大樱桃产业的发展(fāzhǎn)规模必然有上限,所以我们(wǒmen)必须走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秦州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对此有着深刻(shēnkè)的认识。
站在新起点,秦州区为樱桃(yīngtáo)产业画下更大的蓝图:
一方面,按照“农头工尾”的发展(fāzhǎn)思路,在扩量、提质、延链、增效上下功夫(xiàgōngfū),支持企业开发樱桃(yīngtáo)酒、樱桃果脯等系列产品,使不同等次樱桃产品得到高值化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延伸产业链条。
另一方面,借鉴(jièjiàn)先进发展理念、模式和技术,进一步厚植优势、补强(bǔqiáng)短板(duǎnbǎn),依托樱桃产业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当地果农(guǒnóng)来到樱桃园里打工。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摄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