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聚焦下一代光伏,浙江实验室打破两项世界纪录

体育正文 181 0

聚焦下一代光伏,浙江实验室打破两项世界纪录

聚焦下一代光伏,浙江实验室打破两项世界纪录

潮新闻(xīnwén) 记者 胡静漪 通讯员 罗漪 江欣 下一代光伏,加速研发进程(jìnchéng)。 近日,白马湖实验室联合苏州大学(sūzhōudàxué)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diànchí)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0.1平方厘米(píngfānglímǐ)小面积电池效率(xiàolǜ)高达27.3%,1平方厘米大面积电池效率达到26.9%,同时刷新两项(liǎngxiàng)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收录在5月26日发布的最新版《太阳能电池效率表》中。 据介绍,《太阳能电池效率表》由(yóu)“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主持(zhǔchí)编制,自1993年(nián)1月起,每六个月发布一次,刊登在国际(guójì)权威杂志《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光伏的进展)》上。 这是对太阳能电池最先进水平的权威总结,确保全球(quánqiú)光伏(guāngfú)研究的可比性与可重复性。 《太阳能电池效率表》截图(jiétú)。受访者 供图 《太阳能电池效率表》截图(jiétú)。受访者 供图 光伏的运作(yùnzuò)机制,就是把光能转换成电能。 如果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单位面积的光伏电池能(néng)产生(chǎnshēng)更多电能,就能节约光伏板的面积,拓展丰富的应用场景;更重要的是,度电生产成本下降(xiàjiàng),将让光伏相比煤电、风电等能源更具竞争力(jìngzhēnglì),吸引更多投资客入场。 在光伏领域,要数(yàoshù)晶硅太阳能(tàiyángnéng)电池技术最成熟,它的光电转换效率,从理论极限来看约为29.4%(可理解为把100份光(fènguāng)转换为29.4份电)。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晶硅组件效率在24%左右。 而钙钛矿电池的理论(lǐlùn)极限效率超过31%,在推动光伏产业提效降本方面有革命性的意义。不过,目前大规模(dàguīmó)商业化还有一定距离。 眼下,钙钛矿电池(diànchí)被业界看作(kànzuò)下一代(xiàyídài)光伏技术,寄予厚望(jìyǔhòuwàng)。大批科研机构、高新企业,都在角逐提升转换效率。在这次的《太阳能电池效率表》中,钙钛矿相关的电池效率纪录,占到全部效率纪录的15%,发展势头十足。 成立于2022年的白马湖实验室是浙江十大省实验室之一,聚焦能(néng)源与碳中和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shēngchǎnlì),围绕太阳能转换与催化、零碳能源转化与存储、能源低碳转化与多能互补等三大研究集群开展一系列科研项目,从(cóng)去年(qùnián)1月组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团队。 研究团队在白马湖实验室工作。受访者 供图(gōngtú) 这不是他们首次(shǒucì)刷新(shuāxīn)世界纪录,去年12月,联合团队研发的小面积单结钙钛矿电池,认证稳态转换效率(xiàolǜ)达26.81%,曾首次刷新世界纪录。 其中,制备(zhìbèi)高质量钙钛矿薄膜是实现高效电池的关键因素(guānjiànyīnsù)。团队负责人彭军打了个比方,多晶钙钛矿就像一堆散乱(sǎnluàn)的石头,电荷在其中传输,就像人在走路时遇到障碍,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团队通过创新材料研发和结构设计,开发准单晶钙钛矿成膜和界面钝化等新技术,让(ràng)这些“石头”有序排列(páiliè),并减少晶体内部缺陷,让性能更加稳定,使电池的(de)光电转换效率成功提升0.1%。 这(zhè)半年来,团队进一步挖掘技术潜力。 在钙钛矿太阳能(tàiyángnéng)电池的研发赛道上,0.1平方厘米和1平方厘米宛如两座关键技术高峰,前者(qiánzhě)是探索材料性能极限的“试金石”;后者是连接(liánjiē)实验室和生产线的“桥梁(qiáoliáng)”,其转换效率是衡量技术工业化可行性的核心指标。 一般来说,扩大钙钛矿电池的面积,就会导致效率大幅下滑。“就像往(wǎng)面包(miànbāo)上抹酱料,小片(piàn)方便抹匀,而大片容易边缘淡、中间咸。大面积的钙钛矿电池也一样(yīyàng),材料分布不均,缺陷就会增加。”彭军打了个比方。 为了找到“精准烹调”的办法,研究人员百般尝试(chángshì),开发了数十种(shùshízhǒng)原材料,找出最优的钙钛矿沉积方案。这样形成的钙钛矿薄膜(báomó),更均匀、更稳定,零部件间的接触界面也(yě)更“丝滑”,最终实现效率的新突破。 白马湖实验室总部基地效果图。受访者(shòufǎngzhě) 供图 与此同时,把晶硅和钙钛矿串联起来,形成性能互补,理论极限效率还(hái)能更高,可达43%。团队已将相关技术(jìshù)(jìshù)应用于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研发(yánfā),大幅提升叠层电池效率。钙钛矿叠层技术也是目前提升光伏性能最有前景的技术路线之一。 现在,研究成果(yánjiūchéngguǒ)离产业化更近了,还有很多痛点要解决。 比如,在室外经历寒冬(hándōng)酷暑,电池耐不耐受?面积继续扩大,怎么提升工艺?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再到产业落地,“三步(sānbù)跳”并不简单。 要培育(péiyù)新产业,政策引导、资本赋能和(hé)标准(biāozhǔn)制定,缺一不可。“实验室由(yóu)浙能集团牵头,联合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共建,我们有天然的机制优势。”白马湖实验室党委委员孙士恩说,实验室正在积极筹划孵化子公司,推进钙钛矿太阳能(tàiyángnéng)电池中试扩大生产,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让钙钛矿电池真正走进光伏电站。 此外,在《太阳能电池效率表》上(shàng),还有(háiyǒu)隆基绿能(lóngjīlǜnéng)、天合光能、仁烁光能、极电光能等其他中国企业(qǐyè)。其中,浙江企业纤纳光电的钙钛矿小组件全面积稳态效率达到23.9%,这是该企业自2017年以来第13次登榜。 纤纳(xiānnà)钙钛矿小组件。图源:纤纳光电公众号 钙钛矿电池是(shì)核心发电单元,决定(juédìng)了性能上限。而组件是由多个电池集成并封装的发电模块,属于应用形态。当前产业(chǎnyè)化都处于初期,两者协同推动光伏产业的革新。 此次,纤纳光电应用自主研发的(de)“冻晶(dòngjīng)”技术结晶工艺,可以在微观层面构建出陡峭的温度梯度,精准钝化钙钛矿(gàitàikuàng)表面(biǎomiàn)的缺陷,同样打通表面缺陷制约效率提升的堵点,为生产平米级的钙钛矿组件提供技术支持。 作为国内(guónèi)首批专注钙钛矿光伏技术和(hé)产业化的企业,纤纳光电一路穿越“无人区”,已经拥有超350项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专利,从效率、稳定性、量产良率三(sān)方面,推进平米级钙钛矿组件产业化,探索产业路径(lùjìng)和发展方向。
聚焦下一代光伏,浙江实验室打破两项世界纪录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